一、我市2020年高考、中考基本情况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统一考试(简称高考)、全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将分别于7月7日-8日和7月14日-16日举行。现就我市2020年高考、中考基本情况通报如下。
(一)报名情况及考点设置
全市高考报名总数为19204人。减去应用型本科、高职分类录取4893人,实际参考14311人。分县市参考情况为:宣州区5941人,郎溪县1784人,广德市2405人,宁国市1836人,泾县1301人,绩溪县592人,旌德县452人。分科类参考情况为:文史类4622人,理工类6839人,艺术类2084人,体育类667人,少年班99人。
2020年高考全市共设7个考区,11个考点,495个考场。市区设4个考点(文科:宣城中学、宣城二中、宣城三中、宣城十二中;理科:宣城中学、宣城十二中),202个考场。
全市九年级中考报名总数为22296人。其中宣州区为7619人,郎溪县2760人,广德市4809人,宁国市3017人,泾县2208人,绩溪县1021人,旌德县862人。
2020年中考全市共设7个考区,14个考点,746个考场。市区设5个考点(宣城中学、宣城二中、宣城三中、宣城六中、宣城十二中),254个考场。
(二)时间安排
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是:7月7日至7月8日。具体日程安排如下:
7月7日 上午9:00 — 11:30 语 文
下午3:00 — 5:00 数 学
7月8日 上午9:00 — 11:30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下午3:00 — 5:00 外 语
2020年全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时间是:7月14日至7月16日。具体日程安排如下:
7月14日 上午8:30 — 11:00 语 文
下午3:00 — 5:00 物理和化学
7月15日 上午8:30 — 10:30 数 学
下午3:00 — 5:00 道德与法治和历史
7月16日 上午8:30 — 10:30 外 语
二、中招政策调整简介
1.招生计划。2020年全市高中阶段计划招生22690人。普通高中计划招生11939人(不含另行下达优秀运动员特招计划分校计划177人),中等职业学校计划招生10751人。
2.政策调整情况。今年因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整个中考时间往后顺延了一个月。与2019年相比,今年我市中招政策有如下调整:
(1)省统考科目分值变化。2020年九年级中考省统考科目依然是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七个学科。 其中外语科目分值由150分调整为120分(听力部分由30分调整为20分),物理由90分调整为70分、化学由60分调整为40分。省统考科目总分比去年减少70分。
(2)理科实验考试和体育考试分值及方式调整
今年九年级理科实验操作考试科目为物理、化学两个学科,各按10分计入中考总分。体育考试将必考项目调整为选考项目之一,原必考项目30分取消,调整为两个选考项目各30分,总分不变仍为60分。
2020年我市普通高中录取计分科目及分值为:
科目
|
分值(分)
|
备注
|
语文
|
150
|
|
数学
|
150
|
|
外语
|
120
|
听力部分为20分
|
道德与法治
|
80
|
|
历史
|
70
|
|
物理
|
70
|
|
化学
|
40
|
|
体育
|
60
|
两个自选项目各30分
|
物理实验
|
10
|
|
化学实验
|
10
|
|
合计
|
760
|
|
(3)今年明确普通高中不得跨设区市招生。
(4)增加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的照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一线医务人员子女按照《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全面落实进一步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若干措施的通知》(卫电〔2020〕45号)精神执行,经同级卫健部门审核认定符合优待条件的子女参加中考并报考普通高中,在分解到校指标录取出现总分并列需要进行取舍时,单列计划录取。
三、我市2020年高考、中考工作开展情况
(一)疫情防控
1.制定防疫方案,完善组织机构。根据国家和省关于考试期间疫情防控的指导意见,会同市卫健委共同拟定了《2020年宣城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2020年宣城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对我市高考期间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作出了细致安排。今年新增市疾控中心为市区考试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并在考点增设一名由卫健委选派的专责副主考,协助做好考点防疫和应急处置工作。
2.做好涉考人员健康监测。要求所有考生及考务人员从考前14天起,每日进行体温检测并将健康状况报报考学校或所在单位留存备查。考务人员考前3天内有发热症状的不得参与考试工作。通过省教育厅及省数据资源管理局的核验平台,在考前对所有考生的安康码状态进行动态监测,对非绿码考生,逐一排查、核实情况,做好转码工作。我市绿码考生在进场时无需现场核验安康码。
3.做好防疫物资保障。要求各考点在考前备足口罩、一次性手套、水银体温计、手持式体温检测仪、速干手消毒剂等防疫物资。目前,市区4个高考考点的测温环节,全部采用无接触大通量红外测温仪,可以有效缩短进场时间,避免人员聚集。
4.加强考前培训,开展应急演练。今年,我们的高、中考领队会都新增了个人防护与消毒、考场防疫与应急处置培训,要求工作人员考试期间加强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确保身体状况良好。6月下旬开始,市区5个高、中考考点相继安排了疫情防控专项演练,模拟整个考试过程中的考场防疫、考务组织和应急处置流程,旨在排查各项风险隐患,检验考点应急处置能力。县市层面也相继开展了此项演练,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考务组织
1.严格考务管理,严肃监考纪律。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规范设置考点、布置考场,要求每个考点设置不少于3个备用隔离考场,用于安排考试当天入场时健康检测异常或考试过程中身体状况异常的考生考试。通过加强考试期间巡考、派驻流动纪检员等方式,确保考试组织有序,考风考纪严明。重点做好监考教师的培训工作,严肃监考纪律,严把入场安检关,所有考生的进场安检必须在视频监控下认真完成,杜绝手机进场、严防替考作弊。
2.重视风险环节,做好听力考试保障。坚持集中培训与日常演练并重。要求各考点学校从5月开始,结合学校日常教学做好听力播放系统常规演练,并在6月2日和7月1日召集县市考试机构和全市所有考点学校听力播放操作人员集中开展了两次专题培训。6月份,考试院共组织了4次对县市和市区考点广播系统进的检查,30号下午的检查还邀请了两代表一委员、学生家长、英语教师、媒体记者对演练进行了现场监督。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已在第一时间发出通报,要求所有考点必须在7月3日前整改到位。结合今年形势和以往案例,细化应急预案,尤其是极端天气下的听力保障措施,确保出现异常情况时,迅速核实、第一时间报告、快速采取措施、就地有效处置。
3.加强诚信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应试氛围。连续第四年在全市高、中考考生中开展考试诚信及警示教育活动并组织专项督查,重点教育考生和家长要以端正、诚实的心态面对考试。坚持以案说法,要求学校在活动中围绕刑九修正案和“两高”新司法解释阐明组织和参与作弊的严重后果,引导考生、家长及教师增强法治意识,切勿因一时糊涂而自毁前程。
(三)考生服务
1.做好考试服务,关注广大考生身心健康。就今年各类考试可能出现的延期事宜,做好相关考生的咨询解答工作,要求报考学校在考前开展卫生防疫教育和心理健康疏导,缓解考生焦虑情绪。考试组织中加强对残疾考生等特殊群体的关爱,在政策范围内尽可能的提供合理便利。考后还会及时公开中考招生计划和录取结果,保障考生及家长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2.依托联防联控机制,开展考试环境综合治理。6月23日,我们召开了市区教育考试联席会议并以任务分解表的形式确定了各成员单位高、中期间工作职责。协调公安、卫健、生态、住建、交通、市场监管、城管、消防、气象、无线电、供电、电信等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净化涉考环境,做好考试期间考生服务工作,重点保障考生食宿行安全,防止考点门口大规模送考人员聚集,确保温馨高考、平安高考。
3.坚持以人为本,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中考期间防暑降温工作,5月份便启动了高、中考考点空调安装工程。据统计,全市共投入近400万元资金用于空调安装和线路扩容,加装空调603台。目前,全市高、中考考点空调安装均已完工,已进入满负荷调试阶段,以期能为我市考生营造一个清凉的考试环境。针对空调的使用问题,我们也提醒各位考生考试期间可携带一件薄外套以备不时之需。
四、2020年高、中考主要日程安排(7-8月)
(一)7月份
7-8日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高考)
14-16日 全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
中下旬 组织中考网上阅卷工作
23日左右 公布高考成绩及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26日 组织实施高考成绩复核工作
27日左右 公布中考成绩及全市普高录取控制分数线
27-29日左右 高考考生填报提前批、艺体院校志愿
(二)8月份
1-4日左右 高考考生填报本科一、二批院校志愿
中考考生填报中考志愿
6—9日左右 高考考生填报高职专科院校志愿
中下旬 参加全省高校招生录取工作
中下旬 组织全市高中阶段学校各批次录取工作
相关问答
1.考试期间一定要戴口罩吗?
答:考生进入考点、考场时不得因为佩戴口罩影响身份识别。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考生可以自主决定是否继续佩戴。
2.今年高考是否允许提前看考场?
答:7月6日下午16:30之后,考生携带身份证、准考证,佩戴好口罩经体温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考点看考场,家长一律不许陪同。
3.高考考前多长时间可以进考点?
答:为保证考点门口不发生人员聚集,高考期间考点开放时间提前到上午7:30和下午13:30。考生需凭有效证件并佩戴口罩错峰有序进入考点,进入考点前须进行体温检测。
4.考生进场测温时体温异常怎么办?
答:考生入场时,如发现体温≥37.3℃,现场进行2次体温复测,如仍为异常,须至医疗服务站,由现场医务人员再次使用水银温度计进行腋下测温。确属发热的考生须如实报告近14天健康状况,并填写健康承诺书。考点会安排考生通过专用通道进入备用隔离考场参加考试。备用隔离考场原则上须一人一间。当备用隔离考场不够用时,在不影响考生正常考试的情况下,经综合研判风险后,可采取最前排、最后排或四角排位的方式多人共用一间(最多不超过4人)。隔离考场考生后续考试仍安排在同一考场、同一座位。
5.考试时一定会开空调吗?
答:考试期间根据天气情况决定是否使用空调降温,并严格按照《夏季空调运行管理与使用指引(修订版)》(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174号)要求使用管理。使用过程中门窗不会完全闭合,每场考试结束后(运行2~3小时)通风换气约20~30分钟。建议考生考试期间可携带一件薄外套以备不时之需。
6.我省高考成绩何时公布?
答:高考成绩预计在7月23日左右公布,同时确定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考生可登陆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自行查询打印。考生如对成绩有疑问,可在成绩公布后至7月26日前到各报考点申请登记复核。成绩复核范围为主观题部分的错统、漏统、漏改。
7.今年高招录取批次及文理科志愿设置情况如何?
答:文理科录取分本科提前批、高职(专科)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高职(专科)批,共5个批次。志愿填报继续采取平行志愿模式,没有大的改变,大家可以参考考后派发的《报考指导》一书。
8.我市中考成绩何时公布?
答:中考成绩预计在7月27日左右公布,同时公布各县市区普通高中录取控制分数线。考生可到所在学校领取成绩通知单。为方便考生查分,市教育体育局官网、“中考中招信息管理平台”、皖事通app、中国移动12580信息台也同时为中考考生提供查询服务。
9.省级示范高中分解指标如何录取?
答:我市继续将省示范高中(不含水阳中学)招生指标分解到各初中学校,2020年各校分解指标应不低于其招生计划的80%。省示范高中指标到校生在达到普通高中分数线的基础上,依据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不设置省示范高中指标到校生最低录取控制线。
录取考生条件必须是2020年应届初中毕业生,初中阶段学习三年,考生是本校学籍且在本校实际就读时间满三年。考生须填报招生学校志愿,其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必须达到5C等级及以上。
具体的录取办法是,在达到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的基础上,根据各初中学校分解到校的指标数,按照考生志愿和普通高中录取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各初中分解到校指标未完成的,剩余指标一律收回,纳入到招生学校的统招指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