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00032447564/202203-00011 | 组配分类: |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
发布机构: | 市教育体育局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名称: | 2020年度体育强省专项资金绩效自评报告 | 信息来源: | 市教育体育局 |
文号: | 无 | 关键字: |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
发布日期: | 2022-03-21 | 访问量: |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根据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体育局《安徽省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办法》(财教〔2017〕1213号)、《安徽省体育强省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17〕1077号)有关规定,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推进体育强省建设,现将有关自评工作报告如下:
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一)安徽省体育强省专项资金预算和绩效目标情况。
安徽省体育强省专项资金预算和绩效目标情况。根据《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体育局关于下达2020年体育强省建设专项资金的通知》(财教〔2020〕239号),下达我市体育强省建设专项资金590万元。我市按照年度体育强省任务,结合本地体育事业发展情况,将资金分配到具体实施单位。2020年度总体绩效目标为:一是完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任务,逐步改善公共体育设施硬件条件;二是全面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全民健身活动供给,落实《全民健身条例》,资助群众体育组织和队伍建设;三是落实《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资助体校发展和建设,资助青少年体育活动;四是进一步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促进青少年体育发展、支持群众体育活动、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方面。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2020年上级下达我市体育强省建设专项资金590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分析。
截至2020年底,全市执行数404.56万元,执行率68.57%。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专项资金使用管理遵循“目标管理、奖补结合;注重绩效,引导示范;公平公正、规范透明”的原则。强化专项资金管理,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及专项经费使用办法,落实“谁使用、谁负责”责任机制,坚决杜绝挤占、挪用、套取专项资金等问题发生。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数量指标。
1.完成社会足球场地建设7个,其中宣州区解放河社会足球场地2个,宁国5个,分别为泗联合公园、罗溪村公园、东津河公园3片五人制社会足球场及宁阳公园2片五人制社会足球场;
2.新建成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40个,其中广德8个,泾县3个,绩溪1个,旌德28个;
3.组织全市体育传统项目体育教师和各类教练员培训2次,参与培训共254人次;
4.补助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单项体育人才基地1个——宣城市体育运动学校;
5.购买体育健身器材120项,其中广德91项,泾县16项,绩溪13;
6.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31项,其中参加省级及以上青少年体育赛事9项,县市区开展青少年活动22项;开展全民健身赛事和活动43项,包括羽毛球赛、乒乓球赛、足球赛、篮球赛、游泳比赛、广场舞比赛、自行车骑行等。
(2)质量指标。
场地设施竣工验收合格率100%,赛事和活动任务完成率100%,体育设备器材验收合格率100%。
(3)时效指标。
各类赛事活动按进度完成及时,场地设施和体育设备支出进度及时。
(4)成本指标。
严格工程成本控制,厉行节约、勤俭办各类赛事活动,未超支预算支出。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经济效益。
有效促进引入社会资本对全民健身投入的促进作用和对体育消费、体育旅游拉动的促进作用。
(2)社会效益。
群众参与全民健身赛事和活动积极性不断提高,不断促进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开展,对全市青少年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不断加大。
(3)生态效益。
工程建设符合节能、排放、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要求,对环境不构成污染。
(4)可持续影响。
进一步提高我市青少年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竞技水平。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2020年度各项体育工作结束后,我们在参与活动的青少年、教师、群众中进行了随机满意度调查,普遍对我市体育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服务对象满意度达95%以上。
三、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绩效指标未完成原因,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是受新冠疫情影响,响应不聚集、少流动的号召,部分县市区的赛事活动在不同程度上推迟,如郎溪县的第九届俱乐部篮球联赛、第十届机关篮球联赛及“一地六县”乒乓球混合团体邀请赛等推迟到2021年开展;二是部分体育建设工程还未竣工验收,资金尚未支付;三是县级青少年训练基地(项目布局)补助经费使用其他资金支付。
在今后的资金使用中,一是及时监督赛事活动、工程设施建设、设备采购的进程,及时支付资金,二是注重发挥资金效益,专款专用。要加强活动的整体设计,将体育事业项目与脱贫攻坚等国家重大部署相结合,与地区体育项目发展普及相结合,有效开展公益性和群众性体育活动,为实现体育强市做好保障。
(二)政策执行或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改进措施。
无
四、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根据上级要求开展此次绩效自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将评价结果在门户网站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促进体育强市工作顺利推进。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附件2 |
|||||||
体育强省专项资金绩效目标自评表 | |||||||
(2020年度) | |||||||
专项(项目)名称 | 安徽省体育强省建设专项资金 | 负责人及电话 | |||||
省级主管部门 | 省体育局 | ||||||
地方主管部门 | 宣城市教育体育局 | 实施单位 | 各县市区教体局 | ||||
项目资金(万元) | 全年预算数(A) | 全年执行数(B) | 执行率(B/A) | ||||
年度资金总额: | 590 | 404.56 | 68.57% | ||||
体育强省资金 | 590 | 404.56 | 68.57% | ||||
地方资金 | |||||||
其他资金 | |||||||
年度总体目标 | 年初设定目标 | 全年实际完成情况 | |||||
目标1:完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任务,逐步改善公共体育设施硬件条件;目标2:全面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全民健身活动供给,落实《全民健身条例》,资助群众体育组织和队伍建设;目标3:落实《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资助体校发展和建设,资助青少年体育活动。 | 目标1:完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任务,逐步改善公共体育设施硬件条件;目标2:全面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全民健身活动供给,落实《全民健身条例》,资助群众体育组织和队伍建设;目标3:落实《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资助体校发展和建设,资助青少年体育活动。 | ||||||
绩效指标 |
一级 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年度指标值 | 全年完成值 | 未完成原因和改进措施 | |
产 出 指 标 |
数量指标 | 社会足球场地建设 | ≥7个 | 7个 | |||
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社区健身中心、体育公园设施、健身步道、自行车道等) | ≥40个 | 40 | |||||
全市体育传统项目体育教师和各类教练员培训人次 | ≥200人次 | 254人次 | |||||
补助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单项体育人才基地 | 1个 | 1个 | |||||
购买体育健身器材 | 120项 | 120项 | |||||
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 | ≥31 | 31 | |||||
开展全民健身赛事和活动 | ≥43 | 43 | |||||
质量指标 | 场地设施竣工验收合格率(%) | 100 | 100 | ||||
赛事和活动任务完成率(%) | 100 | 100 | |||||
体育设备器材验收合格率(%) | 100 | 100 | |||||
时效指标 | 各类赛事活动按进完成及时率(%) | 100 | 100 | ||||
场地设施和体育设备支付进度(%) | 100 | 100 | |||||
成本指标 | 严格工程成本控制,不得超出工程概算 | 无 | 无 | ||||
厉行节约、勤俭办各类赛事活动,无超预算支出 | 无 | 无 | |||||
效 益 指 标 |
经济效益 指标 |
对体育消费、体育旅游拉动的促进作用 | 有效促进 | 有效促进 | |||
引入社会资本对全民健身投入的促进作用 | 有效促进 | 有效促进 | |||||
社会效益 指标 |
群众参与全民健身赛事和活动积极性 | 不断提高 | 不断提高 | ||||
促进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开展 | 不断提高 | 不断提高 | |||||
对全市青少年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 | 有一定影响力 | 有一定影响力 | |||||
生态效益 指标 |
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不构成污染 | 是 | 是 | ||||
符合节能、排放、可持续发展要求 | 是 | 是 | |||||
可持续影响指标 | 我市青少年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竞技水平 | 进一步提高 | 进一步提高 |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 满意度指标 |
受益人群满意度(%) | ≧95 | 95% | |||
使用人群对健身场地设施满意度(%) | ≧95 | 95% | |||||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