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区教育体育局,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市属学校:
现将《宣城市“十四五”教育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22年3月11日
宣城市“十四五”教育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推动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安徽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安徽体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宣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相关规划,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一)“十三五”宣城教育体育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党对教育体育工作的领导,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较大突破,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宣城教育体育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教育质量得到新提升。至“十三五”末,学前教育毛入学率97.65%,义务教育巩固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54%。全市普惠园覆盖率达86.25%,较2015年增长7.8百分点。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实现了全覆盖,提前4年完成规划目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全面完成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质量提升工程建设任务,实施中职学校达标建设,全市7所中职学校通过安徽省B类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占全市中职学校总数的63.6%,2所学校申报A类评估计划。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共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9个。合工大宣城校区办学质量稳步提升,本科生年招生规模稳定在2500名左右。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已被列为“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立项单位”。
2.办学条件得到新改善。完成“全面改薄”工程任务。加快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全市投入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资金34.116亿元,建设公办幼儿园87所,其中新建51所、改扩建36所,新增学位19380个,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全市普惠园覆盖率86.25%,公办园在园占比50.34%。建设中小学24所,其中,建设小学14所、初中2所、高中3所、一贯制学校5所,新增中小学生学位43130个。教育信息化发展稳步推进,全市中小学宽带接入率100%,校均接入带宽达265M;多媒体教室、校园网建成率100%;建有计算机教室467间,校均1.47间,生机比达4.1:1,师机比0.8:1,以上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一方阵。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实现常态化。全力推进智慧学校建设工作,建成城镇智慧学校57所,乡村智慧学校51所、教学点1所。
3.教育综合改革释放新活力。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圆满完成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任务。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完善自主招生、特长生、分解指标生等多元化录取方式。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制度,全市基本落实“县管校聘”制度。宁国市“县管校聘”改革成效明显,郎溪县启动“三权”统一改革试点。实施中职教育质量提升工程,6所学校被认定为省级示范特色学校、20各专业被认定为省级示范专业、20个实训基地被认定为示范实训基地。
4.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市教体局荣获“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成功举办市第二届运动会和市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每年开展市、县、乡、村全民健身体育活动2000余场,直接参与人次达30万,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达105万人。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宣城市单项体育协会年度工作考核办法》。参加省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获金牌12枚、银牌16枚、铜牌22枚。竞技体育成果丰硕。我市输送的3名运动员在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上荣获3枚金牌。省运会参赛取得历史性突破,金牌数由省十二运会的26.5枚增加到省十四运会的65.7枚,金牌榜的位次由省十二运会的第14位上升到省十四运会的第9位。2016年承办世界男子排球联赛(中国站)和全国山地自行车冠军赛, 2017年承办亚洲山地自行车锦标赛。全市各类体育产业企业310家,宣州区、泾县、旌德、绩溪被评为“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徽杭古道”连续3年获全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皖南川藏线”连续2年获全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安徽唯一。宣城市荣获“安徽省创建体育强市示范市”称号。
5.发展保障得到新加强。市、县(市、区)党委同步成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大中小幼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夯实;中小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实现全覆盖,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全市中小学校思政课落实率100%,中小学专兼职德育工作者8000余人,高校辅导员和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不断完善,全市实施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统一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全市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30436人次,发放资金5128万元。宣城市教体局荣获“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全市教体系统政治生态和行风明显好转。
专栏1 “十三五”时期宣城市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情况 |
|||
指 标 |
单位 |
2015 |
2020 |
学前教育
在园幼儿数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
万人
% |
6.51 96.47 |
6.75 97.65 |
义务教育
适龄儿童入学率
义务教育巩固率 |
%
% |
99.99 98.94 |
99.99 100 |
高中阶段教育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
%
% |
95.60 95.22 |
100.1 98.54 |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 |
万人 |
15000 |
18000 |
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总数
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
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
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及实习指导课教师比例 |
万人
%
%
%
%
|
2.32
100
99.92
98.36
73.5
|
2.37
100
99.98
99.41
69.19
|
人力资源开发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
年
年 |
9.42
13.3 |
9.98
14.3 |
(二)“十四五”宣城教育体育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宣城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围绕“345”要求,奋力在全省、长三角整体发展格局中争先进位。《宣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教育强市的目标任务。全市教育体育事业必须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育体系和体育强市,高标准推进教育体育现代化建设,支撑和引领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
1.国家及省教育战略的升级为教育体育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体育的系列政策文件,对教育体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2.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体育强市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应用,为宣城教育体育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3.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外部动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程度持续提高,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突出矛盾,为开展教育供给侧改革、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的发展差距、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辐射、提高各类教育发展的协调性既提出了严峻挑战,也提供了强大的外部动力。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体育需求为目标,以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载体,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补齐短板弱项,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体育强市,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宣城教育体育新篇章。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加强党对教育体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牢牢掌握教育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使全市教体系统成为坚持党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
(三)主要目标
1.学前教育。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更加完善,幼儿园保教质量全面提高,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机制基本形成,推进实现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覆盖。
2.义务教育。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城镇学校学位供给满足学生入学需求,大班额全部消除,标准班额建设进一步推进。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得到改善与提升,推进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五项”管理进一步加强,“双减”成效明显,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5+2”深入实施。
3.高中教育。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成果,县中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升,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4.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实现大体相当,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主要办学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5.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学科水平显著提高,创新能力大幅增强,更好满足苏皖合作示范区和“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需求;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我市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人才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多样化高质量需求。
6.特殊教育。巩固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健全残疾儿童招生入学联动工作机制,拓展学段服务,推进融合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到2025年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7.教育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G60科创走廊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全面加强教育体育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形成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高层次的交流合作体系,构建教育体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8.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环境极大改善,智慧学校建设全面覆盖,实现教育教学方式转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成市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并与省级平台互通互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成效更加明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9.教育体育治理。教育体育管理体制机制更加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教育体育管理信息化和决策施政科学化、民主化、精细化水平显著提高,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体育治理新格局进一步形成。
专栏2 宣城市“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 |
||
指 标 |
2020年 |
2025年 |
教育普及融通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义务教育巩固率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
97.65%
100%
98.54% |
98%
持续保持
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
公共教育服务均等程度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
乡村、城镇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覆盖率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比例 |
84.5%
56.04%
— |
90%
100%
70% |
师资队伍建设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
中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 |
72.1%
69.15% |
90%
75% |
教育贡献度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
9.98 |
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突出思想引领,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深化“三全育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坚持德育首位。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推进少先队、共青团活动课建设,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加强“四史”教育,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革命旧址等场馆,开展研学实践、参观学习、志愿服务等实践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分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配齐建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配齐建强高校辅导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2.重视智能培养。学校教育要以文化基础课程的传承为载体,重视学生习得人文、科学、艺术等各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努力造就有宽厚文化基础、有高尚精神追求的人。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深化教学改革,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以及高中走班制、选课制,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等教学组织模式。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和水平,优化教学方式,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增强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3.加强体育美育。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体育美育课,构建和完善体育美育课程体系。学前教育阶段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游戏活动;鼓励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高中阶段进一步发展学生运动专长;职业教育推进体育课程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高等教育阶段推进体育课程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大力发展校园足球、校园篮球。加强美育的社会资源供给,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为学校美育教学服务。将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美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办学水平评估。落实视力健康监测,建立青少年近视防控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切实降低青少年近视率。
4.完善劳动教育。强化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加强条件保障、专业支持和督导评估。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养,提高大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质量。构建学科教学和校园文化相融合、家庭和社会相衔接的综合劳动、实践育人机制。落实国家各学段劳动教育大纲,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与育人方式,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5.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创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校园、家庭、社会环境。创建一批市级心理健康特色学校,建设市、县(区)市、校三级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热线系统。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特殊少年儿童关爱行动,构建和完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机制。配齐配强大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加强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团队建设,提高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水平。完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构建预防和惩治“校园欺凌”有效机制。发挥心理辅导室的咨询、服务和干预作用,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心理辅导室全覆盖。
6.加强家庭教育。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组织实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推进家庭教育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点,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服务。完善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制度,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纳入学校教职工业务培训内容。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置家庭教育相关专业,鼓励和支持社会工作机构、志愿服务组织依法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
7.加强法治教育。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落实中小学校法治课课时要求,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加强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支持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教育普法网站建设和教师法治培训。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并发挥积极作用。
8.加强国防教育。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军事课和学生军事训练的管理和指导,健全学校国防教育和学生军事训练评价机制。加强高校和高中阶段学校国防教育及军训工作,丰富学校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内容,多种方式开展国防教育,提升青少年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
专栏3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
德育品牌行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工作机制和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教管服一体化智慧思政大数据平台,开发丰富德育“互联网+”课程资源。推出一批德育精品课程,命名一批德育、研学旅行、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一批宣城德育特色品牌学校,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智育提质行动。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实施幼小衔接、小初衔接行动计划,落实“零起点”教学。配齐配强各学科教研员。举办各学段各学科优质课大赛,遴选一批“教坛新星”。规范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过程考核,加大对基础教育阶段日常考试的监管力度。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探索智能教育新形态。
体育固本行动。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定期开展学生体检和体质健康监测,重点监测学生的视力、营养状况和体质健康达标状况。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积极争创全国“新型足球学校”。在大中小学校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建立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为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制度。完善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互促共进机制。持续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
美育提升行动。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开设书法课,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美育实践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定期组织开展艺术活动,因地制宜建立学生艺术社团或兴趣小组。加大中小学美育教师补充力度,加强乡村学校美育全科教师和兼职教师培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中小学校建设美育场馆,与周边学校和社区共用共享。
劳动促进行动。全面贯彻《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开齐开足开好劳动教育课程,在其他学科课程、专业课程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优化形成大中小学衔接贯通的劳动教育课程结构体系。构建涵盖考察研习、操作训练、项目实践、榜样激励的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图谱,把劳动教育纳入“家长学校”指导内容,推动建立家校劳动共育关系。 |
(二)推动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为抓手,着力扩大各级各类教育资源供给,补齐发展短板弱项,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
9.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2024年前实现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覆盖。加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全市新增公办幼儿园不少于70所。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与成本分担等保障机制,与财政收入增长相适应逐步提高公办园生均拨款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全面推进科学保教,全面消除无证幼儿园,加快实现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
专栏4 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工程
坚持公办民办并举,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园。到2025年,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0%,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0%以上。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1.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通过新建、改建和“民转公”等方式,全市新增公办幼儿园不少于70所,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0%,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0%以上。落实新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与首期建设的居民小区“五同步”要求,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回头看”工作,巩固提升专项治理成果,加大移交力度、加快办园进度并办成公办园。
2.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和普惠民办园补助标准翻番,各县市区建立与财政收入增长相适应的投入机制。
3.补足建强幼儿教师队伍。通过内部挖潜、余缺调剂等方式按照“管理团队编制保障法”标准优先保障公办幼儿园园长等重点管理教学人员用编。严格按照配备标准,通过公开招聘、内部调配、中小学富余教师转岗、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补足配齐公办幼儿园教职工。落实公办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政策,统筹工资收入政策、经费支出渠道,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同工同酬。
4.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工程。强化科学保教理念,实施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攻坚行动;鼓励支持优质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集团化办园,不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市、县(区)级一类园评估,鼓励支持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提升保教保育质量,争创高等级幼儿园。 |
10.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统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学校建设标准、公用经费标准、教师编制标准、设施设备标准、管理标准“五统一”。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完善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制度,合理有序扩大城镇学校学位供给,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认真做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深化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改革,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严格落实中央“双减”工作要求,推动课后服务提质升级,夯实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更加严密的控辍保学制度,推动巩固控辍保学动态清零向常态清零转变。
专栏5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工程
1.保障义务教育财政经费投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大班额全部消除,标准班额达80%以上,创建3个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
2.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整治力度,推动“双减”工作提质增效。
3.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达50%以上。
4.推进义务教育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通过“五个一批”等措施大幅提高公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
5.实施“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高,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7%以上,融合教育资源覆盖率达95%以上。 |
11. 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实施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健全县中发展提升保障机制,加快改善县中办学条件,着力补齐县中条件短板,加快缩小市域内普通高中办学差距。巩固提升普通高中大班额整改成果,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现象。适应高考综合改革需要,推进学科教室、创新实验室、社团活动室等建设,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加强学生选课指导,全面实施导师制,让学生学会规划、学会选择。建设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省级示范校,培育一批有引领辐射作用的示范校和一批有价值、有影响的实施成果。
专栏6 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工程
1.提高县中经费投入水平。建立完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学费标准定期动态调整机制。继续实施好国家助学金和免学杂费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2.实施县中标准化建设工程。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适应应高考综合改革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需要。
3.加强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全面落实公民办普通高中同步招生和属地招生政策,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指标到校招生办法,规范特殊类型招生,促进县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4.加强县中教师队伍建设,健全教师补充激励机制,严格落实中央关于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和统筹管理相关规定,依照条件标准及时补充县中教师,优化教师配备,着力解决县中教师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缺员问题。加大县中校长和教师培训指导力度,提高县中教师能力素质。
5.实施县中帮扶共建工程。鼓励支持县中主动对接高校,发挥高校在县中校长选配、教师招聘、师资培训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组织省级示范高中与薄弱县中开展联合办学、对口支援,加快整体提升县中办学水平。 |
12. 推动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实施“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巩固提升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7%以上。积极发展学前特殊教育,着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逐步增加残障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为各类残障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拓宽残障学生终身教育渠道。提高特殊教育质量,探索推进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及医疗、康复、信息技术和特殊教育的融合。推进市、县、校三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和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建设,健全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体系,融合教育资源覆盖率达95%以上。积极探索设置面向智力残疾、多重残疾和孤独症等残疾学生的专业,同步促进残疾人的康复与职业技能提升。探索开展面向残疾学生的“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
专栏7 特殊教育内涵提升工程
1.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制定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和达标规划,合理配置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接收5名以上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设立专门的资源教室。落实并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到2025年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每生每年7000元以上。
2.拓展特殊教育学段服务,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开设特殊教育幼儿园(或学前部)、中等职业教育部(班)。加强学前融合教育,支持普通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推进“三早”工作。重点发展高中段职业教育,推进中职学校接收轻度残疾学生入学随班就读。
3.探索市、县两级特殊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结对帮扶共建,推动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融合。推进医教、康教、科教融合,不断丰富融合教育的内涵与形式。
4.推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实施国家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完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推进融合教育示范区示范校创建。
5、健全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进一步提升,待遇保障进一步提高。 |
13.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依法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民办教育,保障民办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和民办学校师生合法权益,鼓励、引导民办学校提高质量、多样化发展。落实差别化政策体系,强化民办义务教育规范管理,全面实施民办学校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分类管理。完善民办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落实民办学校办学评价指标体系、民办学校年检制度和退出机制。
14.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进一步调整优化中职学校布局结构,到2025年全市中职学校数量调减到10所左右。2022年底以前,中职学校全部达到国家设置标准,80%以上达到省颁B类以上办学标准。集中力量将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为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争创国家“双高计划”学校和专业群;支持宣城职业技术学院与全市各中职学校组建宣城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在各中职学校设置分校并挂牌,重点培养五年一贯制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宣城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争创宣城职业技术大学,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在县域范围内加强各类职业培训资金和项目统筹,面向具备资质的所有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放,鼓励职业院校积极参加职业培训。
专栏8 职业教育融合提升工程
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联盟,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双元制和学徒制。推动建设7个左右市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培育认定2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企业,建成5个左右市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1-2个省级示范型职业教育集团。 |
15.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支持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继续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支持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和申办本科专业,争创国家“双高计划”学校和专业群,在此基础上,创办宣城职业技术大学。积极引进高校在宣办学或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创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支持宣城广播电视大学建设宣城开放大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16.构建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鼓励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在想学习教育平台,鼓励学校、教师、学习者和社会共同参与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构建覆盖全市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加强社区教育资源建设,引导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教育。加快发展老年教育,支持举办老年开放大学。办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做好百姓学习之星的遴选和宣传工作,持续开展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建设。
(三)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树立教师是教育发展第一资源理念,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引导教师争当“四有”好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不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承担塑造时代新人重任,用优秀人才培养更优秀的未来人才,努力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敬和令人羡慕的职业。
17.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加强和改进师德教育,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严格贯彻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严肃查处有偿补课、学术不端等师德失范行为。依托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建设一批师德师风教育基地。通过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积极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增强广大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18.构建高水平教师培训培养体系。加强省、市、县、校四级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专业培训队伍。持续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和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制定教育人才引进培养支持政策,推动名校长(名园长)、名班主任、名师“三名”工作室建设,培养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300名左右,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19.提高教师地位待遇。落实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优先保障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并向教育教学业绩突出的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建立绩效工资水平逐年合理有序增长机制。职业院校通过承担社会化职业技能培训所得收入,可按一定比例纳入绩效工资分配。
专栏9 教师队伍发展工程
出台《宣城市教育人才引进和培养实施办法(试行)》。推动名校长(名园长)、名班主任、名师“三名”工作室建设,培养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300名左右。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教师管理体系,深化完善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模式,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支持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设立职业技术师范班,与我市重点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双渠道”教师招聘制度,2022年起从持有相关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毕业生、职业技术师范专业毕业生和具备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招聘专业课教师。 |
(四)提高教育信息技术水平
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着力提升队伍专业化和师生信息素养,全面优化智慧教育环境,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20.推进教育信息化新基建。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实施智慧学校达标提升项目,实现全市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全覆盖。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持续改善教育信息化环境,实现设备设施配备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和使用常态化,推进各类创新实验室、功能教室建设,建立完善规范的市、县、 校装备治理工作体系与机制。
21.大力开发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积极参与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建设,鼓励学校、教师、学习者和社会共同参与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开发数字化特色课程。不断完善市级教育服务公共平台功能,与省平台互联互通,充分应用好省管理服务平台和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最大限度利用好国家、省、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加强标准化考点建设,提升教育考试招生信息化建设水平。
22.推动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智慧课堂教学系统应用,促进教学方式改革,探索在信息化条件下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智能化服务的典型路径,促进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迈向创新发展。在省级引领下,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教育治理, 探索基于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智能学习效果记录、转移、交换、认证等有效方式,形成泛在化、智能化学习体系。
23.推进网络化智能化教育管理与服务。逐步建成覆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和相关教育机构的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提升支撑教育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评价水平。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教育系统网络安全监测平台,健全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增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工作。
专栏10 智慧教育提升工程
加快推进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工作,实现教学点智慧课堂全覆盖,乡村普通中小学全部达到智慧学校建设要求,城镇中小学基本建成智慧学校。加快推进与长三角先进市教育资源平台对接,推进学科教室、创新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建设与应用。围绕学校办学条件、学生体质健康、学生饮食健康、学生精准资助、教师发展性评价和入学压力预测等方向,通过采集、汇聚形成区域教育大数据体系,为教育治理现代化与决策的精准化提供数据支撑。实施“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探索开发智能化学习分析系统。 |
(五)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围绕制约教育长远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重点领域为突破口,聚焦关键环节,破解瓶颈问题,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为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促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24.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推进科学履行职责。改革学校评价,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完善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改革教师评价,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改革学生评价,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立教育质量评价监测机制,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改革用人评价,共同营造教育发展良好环境。
25.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国家课程实施,推进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丰富学校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引领教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综合性和实践性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加强作业设计研究,完善校本作业机制,提升作业设计水平与评改效益。
26.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出台《宣城市教育人才引进和培养实施办法》,从人才引进、教师培养激励、高校毕业生招聘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深化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逐步推广“三权统一”改革,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27.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全面实施中职学校分类达标建设和“双优计划”,努力创建2-3所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和一批优质专业;积极参与长三角品牌职教联盟,建成一批省级示范性职教集团;推进产教融合,建设一批校企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产业专业就业一体化;推动高职中职一体化发展,努力为全市企业提供高层次技能人才。
28.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强化督政督学和评估监测职能,建立督导报告、反馈、整改、复查、激励、约谈、通报和问责制度。完善教育督导机构设置,加强督导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各级督学,强化督学专业培训,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素质较高、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督导队伍。加强督导法治建设,落实教育督导条件保障,加快教育督导信息化平台建设,创新督导方式方法。
(六)加快体育强市建设
29.推进群众体育发展。贯彻实施《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发挥各级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体育设施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线上线下全民健身活动,激发社会体育组织活力,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水平,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逐步形成我市“全民健身生活化”的格局。
30.广泛深入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持续开展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及青少年科学健身指导普及活动,支持各县市区打造区域特色、优势的青少年体育品牌活动,创新青少年体育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积极发展青少年“三大球”运动,推进“冰雪项目”进校园,推动冰雪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普及和提高。加大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宣传力度,增强活动的吸引力,营造全社会关注、重视青少年体育的良好氛围。
31.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在广泛开展校内竞赛活动基础上,举办市、县青少年体育赛事,扩大市、县、校三级青少年体育赛事覆盖面和参与度,选拔优秀青少年运动员参加各级各类省级、长三角地区及国家级青少年体育赛事。加强反兴奋剂教育和监督检查工作。
32.加强青少年训练体系建设。加强市体校建设,培养复合型教练员、文化课教师和管理人员团队,加强教育教学和训练管理,争创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推进市体校和县级业余体校改革,鼓励“多元办学”原则,支持体校与普通中小学校合作发展。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每年对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相衔接的对口升学体系,持续开展普通高中特招优秀运动员工作,保障优秀运动员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33.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深入推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学校体育设施向青少年免费、低收费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各类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支持中小学校成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支持市级体育单项协会与中小学校合作,发挥协会专业优势,吸纳青少年会员,普及推广运动项目,传授运动技能,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选派优秀教练员进学校指导体育课外辅导,加大体育教师培训力度。
34.加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力度。重点围绕2022年省十五运会参赛任务和2026年省十六运会参赛目标,优化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布局,鼓励各县市区开展属地青少年业余训练布局,鼓励“市队校办”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持续举办竞技体育人才选拔大会,注重科学选材。加大省运会备战投入,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省运会备战工作,拓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渠道。
35.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体育产业项目布局,大力推动我市体育制造业、培训业、服务业、健身休闲业、竞赛表演业等产业发展,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机遇期,积极开展“双招双引”活动,巩固和壮大我市体育产业发展。深入推动“体育+”、“+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以体育旅游业为我市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积极支持和配合市体育产业协会与长三角城市产业协会建立合作机制,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项目对接与合作,促进我市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支持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举办、承办国内国际高端体育赛事活动。强化依法治彩,高质量发展,体彩销量、体彩公益金逐年增加。
专栏11 体育强市建设工程
群众体育。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群众性竞赛活动体系和激励机制,着力推动全民健身全面协调发展。持续办好全民健身运动会,定期举办职工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老年人运动会等各类运动会。推动全民健身活动与教育、卫生、文化、旅游、商贸等深度融合,积极与长三角城市合作,打造具有区域特色、行业特点、影响力大的“市县多品”赛事活动。
竞技体育。广泛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丰富和完善青少年体育活动体系,创新青少年体育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扩大市、县、校三级体育比赛覆盖面和参与度。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建立健全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一条龙”体育后备人才体系,持续开展普通高中特招优秀运动员工作。加强市、县体校建设,配齐配足配优文化课教师,培养复合型教练员团队,注重教育教学和训练管理,创建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体育产业。积极扶持我市体育产业发展,做大做强体育旅游业为我市特色产业。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契机,借助举办长三角体育产业博览会和运动休闲季等活动,加快推动我市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到2025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80亿元。体彩销售网点实现乡镇全覆盖(办事处)。加强与长三角城市密切交流,力争联盟承办国内外体育品牌赛事活动。 |
(七)提升教育体育对外开放水平
积极融入“长三角教育体育一体化”建设,提升教育体育交流合作层级,扩大和深化教育体育交流,不断丰富教育体育开放内涵,提升宣城教育体育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36.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重大战略举措,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教育体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深入开展“学两湖、提标杆,强信心、促跨越”活动,不断深化与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G60科创走廊九城的交流与合作,加快与沪苏浙教育体育同频共振。推进教育体育合作制度化,全面落实与南京一体化合作协议和与上海松江区“十四五”教育合作协议。大力推进皖江城市带教育合作,尤其是职业教育的优势互补,优化教育发展布局,打造教育合作新平台,推进与承接产业相配套的教育人才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体育事业发展,加大体育产业招商力度,以体育消费带动旅游消费。
37.促进国际教育体育交流合作。依法支持高校、省级示范性高中、特色学校和职业院校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完善中小学与国外优秀中小学结成友好学校,鼓励师生出访交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完善学校、师生与国外双向交流合作机制,鼓励更多学校与海外优质学校开展多种交流活动,建立伙伴关系。积极承办国内外体育品牌赛事活动。
(八)加快推进教育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8.健全教育体育制度体系。建立健全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教育体育治理体系。健全教育行政决策机制,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程序要求,全面、严格落实到重大教育体育行政决策的全过程。围绕管办评分离推行“放管服”改革,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大幅度减少对学校的各类检查、评估、评价,最大限度把资源配置、经费使用、考评管理等权限交给学校。推进教育体育政务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严格依法实施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健全学校办学的法规支持体系,完善师生权益保护机制,切实提高基层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
39.系统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精准分析学情,推动个性化学习及精准化辅导,实现规模化因材施教,提升教学效能,确保学生在课堂内学好学足。强化作业设计统筹管理,全面压减作业总量,严格控制作业时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作业,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整合社会资源,多元拓宽师资队伍,开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课后服务。建立课后服务保障机制,推进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深化校外培训治理,强化学科类培训机构监管,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40.提升招生考试水平。发挥考务制度优势,提升考试组织管理水平,确保考试安全平稳。完善应急管理制度,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各类考试项目的组织实施,提升应急响应和处置化解能力。加强考试机构干部队伍建设,积极通过争取增加编制等多种方式选聘补充人员。加强招考政策尤其是新高考方面的宣传引导、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及时准确传递权威信息,努力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
41.完善教研科研工作机制。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市、县二级教研机构按照国家课程方案配齐学科教研员。提升教研员专业发展水平,建立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深入探索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进一步增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创造力。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以促进我市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为目标开展课题研究,使教育科学研究切实服务我市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需求。积极引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参与我市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助力我市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42.健全教育体育治理体系多元参与机制。完善教育体育政策制定程序,推行重大教育体育决策和规范性文件出台前调研、咨询、听证和公示制度,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教育体育研究、评估监测等。引导教育体育类社会组织依法规范开展业务活动,充分发挥教育体育类社会组织在引进社会资源、促进教育体育事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43.建立健全教育体育领域风险防控机制。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建立健全教育体育领域安全稳定形势分析研判制度(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和责任“六项机制”),完善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保障机制,全面落实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加强校园安全整顿,持续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推进落实校园安防建设,推动全市校园安全工作全面升级。加快校园安全管理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学校安全动态监测、数据汇集,涉校风险智能感知、动态预警、及时响应、快速处理。提高意识形态、校园安全稳定、招生考试、科技创新、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体育赛事等领域的风险防控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水平。构建安全生产协同联动机制,加强与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公安、消防等部门协同联动,促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充分调动行业协会、专业企业、师生公众等力量参与,凝聚学校安全治理合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理顺领导管理体制,明晰政治责任,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向基层延伸。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体育领导体制,做到组织到位、责任到位、保障到位、落实到位,协调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教育体育现代化。健全党委政府定期专题研究教育体育工作制度,落实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学校制度,经常深入联系学校调查研究,了解基层实际,加强教育体育宏观决策和发展战略研究,及时解决影响教育体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健全各级学校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围绕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加强教育经费绩效管理,发挥教育系统内部审计作用,提升教育财务管理水平。
(三)鼓励改革创新。针对制约我市教育体育现代化全局的重大问题,集中力量实施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攻坚。鼓励各县(市)区、各学校大胆探索、改革创新,及时总结提炼基层的有效做法和实招,推广经过实践检验且行之有效的创新经验,将成功做法上升为制度和政策。深入开展教育体育热点难点问题研究,为破解教育体育难题、促进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四)强化督导评估。加强对县市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把年度目标达成率纳入到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监测评估机制,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审计督查。建立督查问责机制,开展教育重点工作督查绩效评价,将对教育工作推进情况作为县市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内容。
(五)完善落实机制。健全规划任务分工和工作协同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年度计划和规划有效衔接,科学制定政策和配置资源,将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加强部门与地方之间协同,推动解决发展难题,完善规划落实落地的工作机制。鼓励各地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创造经验,不断探索实施规划的有效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及实施监督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对规划实施情况开展跟踪监测,更好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六)营造良好氛围。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关心支持教育体育发展,树立尊师重教的鲜明导向,形成助力教育体育发展的新机制新格局。加强社会宣传引导,广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宣传正确的教育体育发展观和成才观。广泛宣传教育体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的落实情况和成功经验,及时回应社会对教育体育的关切。做好规划内容的宣传解读和实施推进的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