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4日,“一地六县”部分地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郎溪县第三小学报告厅顺利举行。“一地六县”部分县市区教研室和学校的领导、专家以及骨干教师共1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上午首先进行了教学展示。溧阳市社渚中心小学的陈哲老师带来的课例《请到我的家乡来》,通过呈现大量的关于安徽郎溪的图片及富有代表性的活动视频,让学生表演“小马灯”,使学生感受到家乡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郎溪县第三小学的陈晨老师执教的《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
课前搜集了相关图片和视频,丰富了教材内容。教学以任务为导向,设置了“看一看”“寻一寻”“探一探”“悟一悟”环节,有效地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文化遗产,领悟世界不同文明,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责任感,树立文化自信。
精彩的课堂展示结束后,进入专家点评环节。 上海市白茅岭学校新课程发展部主任张振兴为《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作点评,张振兴对这节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文房四宝的出示体现了宣城的文化特色;现场展示“小马灯”的设计富有新意,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先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广德市教体局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室副主任陈慧为《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教学作点评,她结合具体课堂环节肯定了陈老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文化自信的增强,以及法治观念的渗透。整个课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当日下午安排了两场精彩的讲座。郎溪县教研室施拥军老师以《立足新课标新教材 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为题,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要求”、“传统文化教育的呈现方式”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阐述。宣城市教研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朱路作了题为《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国传统文化主题解读》的专题讲座。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教育中的新定位”,从“优秀传统文化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优秀传统文化是德育的动力来源”和“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生三观形成的保障”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围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主题解读”,从低、中、高三个学段对课程内容进行呈现和解读。
学与思共进,教与研并举。此次活动的圆满落幕,很好地突出了“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一主题,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强全市小学与“一地六县”小学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共同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注入了新的动力,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