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探索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思路,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宁国市按照“保精度、展温度”的原则,强化三项举措,助推“老有所学”行动落地生效,形成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提升站位,强化党建引领。全市140个老年学校(学习点)以政治立校为原则,引导老年学员坚定信念,保持革命优良传统。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工作特长,依托“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等党建平台,通过党史学习、专题交流、党课、观看红色电影以及一系列创新形式,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推动老年教育和党建工作双向融合发展。
师资建库,深挖特色教材。为补齐老年教育师资不足的短板,招募志愿者、兼职教师、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等138人,建立市级、乡镇、社区(村)三级老年教育师资梯队。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统筹师资调剂,实施多镇(村)共享,鼓励好老师带好课以“送课下乡”、“上门送学”等形式提高课程供给。挖掘各乡镇红色、艺体、农业、文化等地方特色资源,编制《书法与绘画》《土壤肥料知识与技术》《八段锦》《安全教育》《石文化教材》《皖南花鼓戏》《竹马灯十二套动作》《畲族民歌》等特色教材34册。
多点施策,加强示范宣导。遴选首批宁国市级老年教育示范学校(点)11个,发放奖励资金39万;2所乡镇老年学校已顺利通过省级示范校评估,发布宣传报道555篇,其中宣城市级以上212篇、省级以上126篇,有效扩大宁国市老有所学行动影响力。组织区域性老年教育经验交流活动4次,广泛开展交流探讨,学习优秀做法,汲取成功经验,进一步推动区域性老年教育工作交流互通。
下一步,宁国市将以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标准,加大在教学队伍、教学资源、智慧教学等方面的建设力度,着力探索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