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八代表:
你好!
你提出的《关于加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收悉,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对建议内容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你所提建议答复如下:
贯彻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综合功能,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标志,是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需求。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加大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体育设施网络。积极搭建体育平台,宣传科学健身知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动健康关口前移,促进全民健身与全面健康深度融合。2019年、2021年我市获“安徽省创建体育强市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一、我市体育设施建设现状
我市通过争取上级建设项目和资金、加大地方政府经费投入、引入社会资本发展体育事业方式,加快推动全市体育设施建设步伐。通过实施市、县体育设施“五个一”建设、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村级基本体育设施保障建设等工程项目,逐步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基本公共体育网络。截止2021年,全市共建成大型体育场馆2个、田径场地361个、游泳场地44个、足球场地220个、篮球场地2482个、排球场地139个、乒乓球场地2539个、羽毛球场地580个、健身房408个、健身步道200公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体育健身需求。
我市积极开展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提升行动,市教体局会同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宣城市购买公共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服务绩效评价实施试行办法》,建立社区体育资源共享服务和定期检修和维护体系,促进学校体育场馆规范有序开放,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市体育中心积极落实国家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每年全民健身日免费开放,特定节日面向特定人群(三八妇女节面向女性、六一儿童节面向儿童、八一建军节面向军人、教师节面向教师、重阳节面向老年人)免费开放,并逐步扩大对市民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覆盖时段和覆盖面,持续推进体育设施惠民工程。
目前,我市存在体育设施数量不足、项目不全、质量不高等短板,集中表现在城市公园体育元素较少、社区群众身边体育设施不足、乡镇体育设施数量和质量滞后、体育设施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等短板。体育设施建设与体育强市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