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市教体局> 建议提案办理>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7564/202407-00061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宣城市教育体育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关于市政协2024年第26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7-30
索引号: 113417000032447564/202407-00061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宣城市教育体育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名称: 关于市政协2024年第26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7-30
关于市政协2024年第2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7-30 09:25 来源:宣城市教育体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林祥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助推我市经济发展的建议》(市政协2024年第26号提案)已收悉,您的建议非常契合我市实际,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建设重点专业,服务主导产业

我市结合地域优势和产业特点,现已形成以汽车零部件、新能源为主导产业的“2+3+4”的产业布局。为保障重点产业健康发展,市政府组建了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两个产教融合工作专班,印发了《宣城市职业(技工)院校与主导产业产教融合工作方案》等文件,每年定期发布紧缺专业招生目录,下达向高职院校对口输送本地紧缺专业生源任务,给予生均2000元的紧缺专业招生奖励。针对宣城市汽车零部件和新能源两大重点主导产业对人才的需要,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调整专业设置,近3年紧缺专业招生数由每年100多人增加到1000多人,为我市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二、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

为精准对接企业对于技能人才的需求,各职业院校主动对接市内重点企业,通过中职和高职“3+2”合作,联合举办订单班、冠名班,校企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近3年共开设98个订单班,29个冠名班,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3947名。

宣城市高级技工学校与宣州经开区开展试点合作,开办宣州经开班,首届经开班32名机电数控专业学生已入校学习,毕业后定点推送至宣州经开区企业就业。宣城职院对标地方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强化人才培养需求导向,揭牌成立“光伏学院”“汽车学院”“康养学院”“文旅学院”。积极申报安徽省新能源产业学院,申报并获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安徽省首批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聘请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系彭长涛博士、周肃博士、柯玉超博士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智能制造制备技术专业产业教授。主动对接宣城市经济实体,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合作培训、创办专业学院或中专分校等措施深化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先后与本地龙头企业——慈兴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中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等开展校企合作项目。

三、改善教师待遇,提高师资水平

一是加强师资配备。我市职业院校坚持外引与内培相结合,每年开展教师招聘和面向全社会招引高层次人才,政府主导+学校自主,及时补充急需师资力量。对高层次人才采取一事一议定制化招引政策,以真招实招实现招才引智。分批分期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多措并举提升师资队伍。宣城职院落实编制周转池制度,制定《宣城职业技术学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工作实施方案》,已获安徽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同意,正在积极组织实施编制周转池制度改革,推进相关细则出台并落地,扩容人才储备能力,加大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探索建立更有活力效率、更具“双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特色的人员编制保障方式。

二是保障教师待遇。市财政持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根据《关于持续加大财政教育投入支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调整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水平。2023年全市共投入6.11亿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中职、高职生均拨款分别较上年增长5.46%、35.72%。财政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按照人员经费“安满打足”的原则,将教师人员工资足额纳入部门预算,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和奖金,稳定教师队伍。建立人社、教体、财政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实现教师待遇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同步调整,确保教师待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鼓励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服务,落实绩效工资制度,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社会培训、自办企业等项目所得扣除必要成本外的净收入,可提取60%用于劳动报酬,在分配时重点向承担项目、任务的人员倾斜。普通教师可按规定在校企合作企业兼职取酬。

感谢您对我市职业教育工作的关心,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您的建议继续努力,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工作,培养更多适用的技能人才,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办复类别:A类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联 系 人: 梅复庆

联系电话:3033019

2024年 7月30日